欣榮  ◆ 讓 您 職 涯 欣 欣 向 榮 

欣榮  ◆ 讓 您 職 涯 欣 欣 向 榮 


台女婿三十萬創業賣家品

澳門日報

23-10-2017


       隨着本澳消費者生活質素提升,對生活家品需求增加,然而本澳市場上選擇較少。At Home負責人George目睹市場空間,數月前投資三十萬元開設家品店,主要銷售日式廚具,現時定價較相宜,希望先吸引消費者注意。已吸引部分熟客,希望未來引入更多不同品牌的家品。

       George是台灣人,因為太太是澳門人,婚後決定來澳生活,轉眼已十載。他熱愛生活家品,尤其是餐具,過去在台灣生活或旅遊時都會選購,尤其喜歡日本的。有感澳門市場選擇相對較少,祇有部分歐美品牌家具,但價格較高,未必適合大部分家庭購買。
   
       供應創需求要培育

        就讀廣告專業的他,觀察力敏銳,一直覺得澳門很缺乏家品這片市場。工作一段時間後,決定創業,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雖然當時太太都提出憂慮,認為澳門人習慣回父母家食飯或家傭煮飯,更多是外出用膳,對餐具需求不會太大。但他就認為,這正正代表市場很大,因為有供應就會有需求,當創造需求後,市場可以擴大。

        消費者開始關注餐具擺設時,自然就會希望將家裡佈置得更舒適。開業兩個月來,不少客人都向他反映,很喜歡這些日式家品,以往都會在台灣、日本旅行時購買,現時在澳門可以購買。證明潛在市場,祇是本地沒有供應。

       未來可能會調整餐具比例,最初八、九成是瓷器,因為日本、台灣祇賣瓷器餐具都可以生存下去。但澳門客人到店裡,目睹餐具會讚賞很美,但未必會購買,所以打算調整比例,增加家品類產品比例。如同店名At Home,就是涵蓋不同家庭用品,但以餐具佔比較多。

       他強調,該店並不是要打價格戰,要開拓市場定價自然要較實惠,與台灣定價相若。但澳門租金較台灣貴很多,可以想像利潤很微薄,希望可藉此吸引更多消費者注目。澳門人用餐習慣一家人“三菜一湯”,喜歡用大盤、大碟,較精緻或中小型的餐具不知道如何善用。還有對美感的培養,市場仍需要教育。如他向客人講解可以擺放那種小菜時,客人就會購買。

       開業三天遇上風災

       該店位於渡船街附近,八月二十日正式開業,開業三天卻遇上“天鴿”風災,幸好很多產品都放在較高的櫃上,不過部分電腦設備卻“泡湯”,裝修亦毀了。好在透過申請政府的災後補助金,可解燃眉之急。經歷風災後,經營漸恢復正常,目前不計算自己收入,尚算收支平衡,暫時未有資金壓力,目標是三年後回本。展望未來,希望隨着客人對餐具的接受程度增加,引入更多不同品牌,豐富澳門人的生活家品市場。

文章及圖片來源 : 澳門日報

您可能還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