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榮  ◆ 讓 您 職 涯 欣 欣 向 榮 

欣榮  ◆ 讓 您 職 涯 欣 欣 向 榮 


文創設計品借大灣區走出去

澳門日報

15-03-2018


       澳門文創綜合服務中心昨晚八時舉行品牌活動“cTalk#18”,以“淺談文化產業發展”為題,邀請文化產業基金行政委員會委員朱妙麗分享對本澳文創發展的看法。她稱,文化旅遊是未來必須要走的道路,亦希望鼓勵文創設計品包括時裝、音樂、電影等,利用粵港澳大灣區機遇“走出去”。

       文化產業配合市場

       朱妙麗表示,現在本澳文化產業發展氛圍較兩年前認受性高,為文創人士而設的藝墟平台及一連串手作推廣活動,參與人數漸多,可見大家對文創的接受增加。至於將來本澳文創發展道路應怎麼走?她認為文化產業發展應配合澳門市場,結合本澳現有狀況。

       澳門正朝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定位發展,每年訪澳旅客不斷增加,因此文化旅遊是未來必須要走的道路。應思考怎樣將澳門已有的文化元素,包括世遺元素,美食之都等,利用文創再作包裝。例如以文化展現、數碼媒體等方式,令旅客在旅遊過程中感受本澳不一樣的文化。此外,隨着國家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語言相通優勢下,可鼓勵文創設計品包括時裝、音樂、電影等,利用大灣區機遇“走出去”。把文創設計產品、服務輸出,盡顯中西文化融合的特性,讓更多人看到本澳作品。

       跨界發展抱團合作

       澳門發展文創已有段日子,根據統計數字,創意設計、數碼媒體佔比較大,其次是文化展演。未來跨界發展不能輕視,皆因電影中其實亦包含音樂、時裝,能夠形成整個產業鏈。所以,文化產業發展不應只着眼於哪個類別較受歡迎,而是要看各類別能否有抱團合作機會,將澳門品牌帶出去。當文化產業發展起來,就能將知識產權品牌擴散發展。

       文章及圖片來源 : 澳門日報

您可能還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