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榮  ◆ 讓 您 職 涯 欣 欣 向 榮 

欣榮  ◆ 讓 您 職 涯 欣 欣 向 榮 


當局擬堵行街紙隱患

澳門日報

09-05-2018


       政府昨起至下月六日就《出入境管控、逗留及居留許可的法律制度》展開公眾諮詢。針對非法入境或逗留者持“行街紙”長期留澳的問題,當局提出在司法監督下,他們的拘留期間中止計算,直至確認身份遣返出境,並可預先扣留其旅行證件。

       引入生物識別技術

       昨上午十時,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司長辦公室主任張玉英、顧問張嫻及白安德,治安警察局長梁文昌、副警務總長古綺勤及警司劉家榮等主持新聞發佈會,介紹諮詢詳情。

       文本建議將規範入境、逗留及居留許可和規範非法入境、非法逗留及驅逐出境兩部法律及其配套法規,合併為一部法律。

       文本提出加強出入境管控機制和手段、完善出入境管理、打擊非法入境及非法逗留,預防犯罪的措施,當中包括將生物識別技術(虹膜、人臉識別)引入出入境管理、規定航空公司及酒店分別須將包括機組成員在內的所有乘客、非居民資料傳送至治安警察局。

       酒店須報房客資料

       黃少澤稱,收集及查核生物元素用作打擊和預防犯罪,已為世界多個國家應用,特別是針對危險性較大的嚴重犯罪、恐怖主義犯罪及有組織犯罪等。預報航空乘客資料可對反恐工作起關鍵作用,收集酒店登記資料亦為全球通例,旨在更好地管控非居民。強調當局會遵守適當的網絡安全規則以及尊重個人資料的一般規則,若酒店漏報,每一房客罰款三百元。

       五千人曾持行街紙

       一六年本澳曾接連發生多宗持“行街紙”的外籍人士涉拐帶兒童、搶劫和盜竊等案件,引發討論檢討“行街紙”制度。現時對等待驅逐出境的人士,最長拘留六十日,若到期仍無法確定身份,他們可獲發“行街紙”。

       黃少澤昨提到持“行街紙”留澳的人士對社會治安造成嚴重隱患,高峰期曾有逾五千人持有“行街紙”。梁文昌指文本建議當未能確認被拘留者的身份、正在等待被拘留者所屬國家的大使館或領事機構提供所需文件或資料,又或被拘留者因合理理由而無法出行(如疾病),拘留期間中止計算。

       扣證件免拖延驅逐

       另外,為有效執行驅逐措施,建議可預先扣留非法入境或非法逗留者的旅行證件,以防止他們聲稱遺失證件或故意損毀證件,拖延驅逐程序。

       對於治安警有否足夠地方容納被拘留者?黃少澤相信修法後可起阻嚇作用,有關人士會減少。目前經過警方努力和與相關國家不斷磋商,被拘留人士遞減,只有十三人在拘留倉內,持“行街紙”人數則為六百一十九人。他希望透過制度建設及警方努力,徹底解決問題。現時治安警有一百八十八個拘留倉,若將來有需要,亦有條件擴充。

       七場業界公眾諮詢

       當局諮詢期內將舉行四場業界諮詢會及三場公眾諮詢會,治安警察局早前已致函邀請各相關業界派員出席業界諮詢會,市民則可由即日起在專題網頁(www.fsm.gov.mo/psp/ch/rjmigracao)或致電八八九七 · ○三三三報名參加公眾諮詢會。

       文章和圖片來源 : 澳門日報

您可能還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