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榮  ◆ 讓 您 職 涯 欣 欣 向 榮 

欣榮  ◆ 讓 您 職 涯 欣 欣 向 榮 


促澳青赴灣區創業追夢

澳門日報

19-11-2018


       作為赴內地發展、事業上小有成就的黎鳴山,經常參與廣東省政協、廣州市青聯、粵澳青年促進會等組織的交流活動,以實際行動向年輕人分享自己的“創二代”追夢、創業故事和經驗。他坦言,現時要在澳門創業受各種資源限制,已變得非常困難,建議澳門青年只有大膽參與灣區發展,才能闖出更大一片天地。

       黎鳴山已成為聯繫粵澳兩地的橋樑。他坦言,就算平時工作再忙,都會經常參與粵澳青年促進會等交流活動,希望能引導更多澳門青年進入灣區發展。

       他堅信,每個時期有不同的發展機遇,關鍵是能否看清形勢,把握先機。“譬如我們作為建築行業的高速發展期,就在澳門賭權開放的時期。但後來澳門建築業務逐漸飽和,企業只能求變,將眼光放在內地,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當今這段時期,灣區必將是發展的新機遇和新優勢。”

       黎鳴山指出,如果澳門青年現在才選擇在澳門創業,會比較辛苦。“因為澳門很多發展配套已經成熟,創業空間已變得越來越小,而且澳門人力資源、土地資源緊張,成本會大大增加。所以,澳門青年要發展,必須大膽進入灣區嘗試。”

       組織青年赴灣區了解

       但他同時指出,在參加很多青年論壇和活動時,大家都會普遍反映,只看到大灣區框架性的方向,並未有實質性的扶持和政策,讓不少有意赴灣區的澳門青年感到迷茫。“比如一個澳門大學畢業生,要回到灣區生活,在戶口、居住、銀行業務、國內停留時間等方面,都缺乏更多實質性的對接措施。”這對於在陌生環境闖蕩的澳門青年來說,變得舉步維艱。

       目前,黎鳴山正透過省政協委員的身份,以提案的形式,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一些建議:“希望政府盡快在政策方面鋪排好,照顧好有意赴內地發展的澳門青年。”

       同時,他還肩負着推動粵澳青年交流合作的使命:“下月將會帶領澳門青年赴陽江及大灣區考察,希望讓澳門青年能多出去走走,保持與內地緊密接觸。進一步了解澳門青年遇到的難題,用自己掌握的渠道向上反映,推動政府考慮更多細節。”

文章和圖片來源 : 澳門日報

您可能還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