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公佈去年十二月入境旅客近357萬人次,再刷新單月紀錄,按年升16.9%;去年全年入境旅客逾3,580萬,按年升9.8%。旅遊業議會會長胡景光表示,雖然內地經濟放緩,但作為短線遊的澳門料影響不大,加上港珠澳大橋效應逐漸顯著,今年全年旅客料可保持5%內的升幅。旅客人均消費則視乎環球經濟。
內地旅客增成八
統計局資料顯示,一八年十二月入境旅客356.98萬,按月升9.3%;留宿旅客及不過夜旅客分別為174.1萬及182.9萬,同比分別增6.5%及28.9%。旅客平均逗留1.2日,與一七年同月持平;留宿旅客上升0.1日至2.2日,不過夜旅客則維持在0.2日。
十二月內地旅客有244.9萬,同比升18.4%,當中自由行客增17.9%至116萬。內地旅客主要來自廣東省(96.39萬)及湖南省(12.11萬)。韓國(7.72萬)、香港(68.17萬)及台灣(9.3萬)旅客按年分別升0.1%、19.1%及5%。來自美國(2萬)、澳洲(1.1萬)、加拿大(7,891人次)及英國(4,923人次)的旅客均有升幅。
去年旅客創新高
一八年全年入境旅客錄得3,580萬的新高,同比增9.8%;留宿旅客及不過夜旅客各有1,849.3萬及1,731萬,分別升7.2%及12.7%。旅客平均逗留1.2日,與一七年相同;留宿旅客上升0.1日至2.2日,不過夜旅客則維持在0.2日。
胡景光表示,前幾年旅客下跌並非環球經濟影響,主要是政策影響,即使十年前金融海嘯對旅客影響也不算顯著。客源以廣東省、香港為主,證明澳門是區內短線旅遊目的地。倘內地經濟放緩,減少中長線旅遊,短線遊會受惠。另一方面,港珠澳大橋通車後,有團客分流至鄰近地區住宿,少留澳門一晚。大橋引客效應逐漸顯現,政府需加快開通大橋澳門口岸與香港國際機場的快線,提升澳門吸引國際旅客的競爭力。總體而言,今年不至於悲觀,認為可保持5%以內的增長。旅客人均消費則要視乎環球經濟表現,暫時難以估計。
百萬客大橋入境
去年旅客大升近1成,旅遊承載力必定再掀起爭議。他認為,隨着路氹區新酒店落成,氹仔輕軌段通車及橫琴口岸擴建工程完成,有助分流旅客至路氹區,將減輕澳門半島的承載壓力。
按國家或地區統計,內地(2,526萬)、香港(633萬)及台灣(106萬)旅客分別增13.8%、2.6%及0.1%,韓國(81.28萬)則按年跌7%。來自美國(20.18萬)、澳洲(9.09萬)及英國(5.83萬)的旅客均有升幅,加拿大(7.43萬)旅客則與一七年相若。
按入境方式統計,去年經陸路入境的旅客同比升18.9%至2,215.2萬,當中105.28萬從港珠澳大橋入境,由關閘入境的旅客增13.2%至1,822.5萬。取道空路入境的旅客有329.58萬,按年增20.1%,經機場入境的旅客有327.62萬,按年升19.9%。經海路入境的旅客同比減7.8%至1,035.54萬,當中從外港客運碼頭及氹仔客運碼頭入境的分別跌11.3%及2.3%至610.9萬及424.6萬。
文章和圖片來源 : 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