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局長戴建業回覆議員何潤生關於鮮活食品及石油氣價格的書面質詢時表示,政府委託學術機構進行優化本澳競爭制度的調研工作正按原計劃有序進行,報告初稿處於完善階段。由於競爭制度牽涉各行業,議題亦具備一定複雜性,必須深入研究並分充分討論,方可作合適安排。澳門市場規模細小,政府必須重點考慮中小企業的承受能力,並須謹慎考慮不同行業獨有的特殊情況。政府將持續聽取各方意見,研究各種可行辦法,保障社會及經濟發展的整體利益。
超市佔有率上升
戴建業提到,自從更多超市加入鮮肉市場競爭後,超市於本澳的鮮豬肉供應市場佔有率有所上升,由一六年初的百分之九上升至去年十月的百分之二十,去年一至十月超市豬肉零售價較街市低百分之九至百分之十六(以排骨、瘦肉及豬腩價格抽樣計算),可見開放鮮活食品零售點後,居民在選購鮮活食品方面有更多選擇。
此外,政府與內地相關部門保持緊密聯繫,協助及鼓勵業界探討開拓更多元的供澳鮮活食品的貨源渠道,冀能引入價格較低之鮮活食品,並與澳門建立供銷對接,減少中間環節,讓居民受惠,特別是盡量避免因供應緊缺導致鮮活食品各銷售環節價格出現過大波動而影響民生。
增市場競爭效益
另一方面,政府了解居民密切關注油品價格變動,已採取多種手段,不斷提升價格資訊透明度,引入競爭,提高市場競爭效益,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至於恢復石油氣產品進口准照制度,主要有助跟蹤油價變動情況。現時本澳市場上有廿五家石油氣分銷商分別經銷不同品牌的石油氣,基於市場競爭,價格各有不同。以十三點五公斤罐裝石油氣為例,去年十一月每罐零售價由二百○八元至二百四十四元不等,居民可因應需要選擇。
石油氣價格變動方面,根據燃料監察小組的監測結果顯示,本地石油氣價格於去年先後按季作了四次價格調整,分別是首兩次下調及後兩次上調。國際市場的石油氣價格在去年首十個月的升幅約百分之十五點八,香港、珠海則分別上升約百分之十和百分之九點四,而澳門祇有約百分之二點六的升幅。然而,政府不僅關注石油氣價格的升降幅度,亦非常關注本澳石油氣價格的具體數值。
文章來源 : 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