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 一”小長假大軍壓境,新馬路一帶車水馬龍,各大綜合旅遊休閒企業亦人山人海,生意紅火。受惠於人潮管制措施,與手信街一街之隔的關前後街,人流量比平時增加。有商戶表示,近日人流量比平日增數倍,但旅客過門不入,生意沒有明顯提升。有商戶建議政府多宣傳推廣舊區,如製作主題地圖、文青地圖等,吸引旅客深入社區,有效分流過度集中的旅客。
有商戶職員表示,開張近半年,主營各式自家製醬料,全人手製造、健康美味,還不斷研發新產品,迎合市場需求。店舖經營困難,難以收支平衡,即使節假日人流量增加,但少有旅客主動了解店舖產品。估計是產品價格偏高,較難吸引旅客購買。
他認為,關前後街位置偏僻,商業氛圍不足,周邊店舖轉手快,欠缺凝聚力。偶爾有社團舉辦活動增加人氣,但效果短暫。內地網紅經濟發展迅速,若該區可引進內地受歡迎的連鎖網紅食肆品牌,相信有助提升該區的知名度和整體生意。
交叉路口增宣傳指示
有文創商戶負責人陳先生指出,該店主要銷售不同地方的文創產品,目標客群並非完全針對外地旅客,居民和旅客的比例各佔一半,平時顧客較多為港人和內地居民。他稱,人潮管制措施雖有效增加該區人流量,但指示方向為新馬路,旅客跟住指示往前走,無法惠及後半段的商舖,變相“趕客”。當局應在交叉路口做好宣傳,告訴旅客向左走是新馬路,向右走還有不少本地特色店舖。
此外,時下年輕人多通過網上獲取旅遊資訊,政府的旅遊宣傳手法要改革創新,跟上潮流,針對特定人群推出相對應的旅遊路線,如製作美食地圖、文化地圖、歷史地圖等,有效分流旅客至不同社區,振興社區經濟。
另有經營多年的餅店代表稱,品牌一直以工廠形式經營,去年底開始進駐關前後街,銷售經典餅食。儘管在店面的裝修設計花盡心機,特設打卡點,但生意未如理想,與預期有落差,尤其平時人流量稀疏,唯節假日生意好一點。顧客多數為街坊,估計是舊式餅食不太受年輕一代歡迎。希望政府美化街區,做好路牌指示,社團舉辦更多宣傳活動,帶旺整個社區。
文章和圖片來源 : 澳門日報